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元朝
张宏范
淮阳》一卷;附录《诗馀》一卷。
·张宏范撰。
宏范字仲畴易州定兴人汝南忠武王柔之第九子也。
官至镇国上将军蒙古汉军都元帅
将兵入闽广,灭宋于厓山
师还而卒。
累赠太师淮阳王谥宪武
事迹具《元史》本传。
其遗诗一百二十篇,词三十馀篇。
燕山王氏尝刻之敬义堂,故宋礼部侍郎庐陵邓光荐为之序。
光荐,即宏范南征时被获不屈,因命其子圭,事以为师者也。
后其曾孙监察御史旭重刋。
明正德中公安知县周钺又重刋之。
此本即从刻传录,盖犹旧帙。
宏范从事郝经,颇留心儒术。
其诗皆五七言近体,虽沿南宋末派,然大抵爽朗可诵,如“中酒未醒过似病,搜诗不得胜如愁”,置之江湖集中不辨也。
亦无愧曹景宗之赋竞病矣。
曩者,天兵克季宋于崖山时,则淮阳献武王实以元帅统师,爰振其武用,熸赵烬,勋劳之大,载在史册,藏之金匮,天下后世知其功高。
乃若词章之盛,人或不能尽知也。
王之里人金台王氏尝以王之诗歌、乐府刻于其家敬义堂。
虽特其仅存之稿,然,于是足以知王之词章为优为耳。
盖王以事业之馀,适其性情而聊以见之吟咏,往往托物感兴为多,而在于射猎击毬之事者无几。
况夫,雅韵清辞,雍容谐协,固非服介胄者之所能及。
至其读韩信李广传诸作,英气伟论,卓荦发扬,又岂拘拘律度之士所能道哉。
惟王世在名门,天资超迈,幼尝学于郝公伯常,而友邓公光荐,恒与钜儒学士大夫交,故属意文字为甚。
王之子恒阳忠献王历事累朝,弼成文治,为世文臣。
平生立朝,大节若汉之丙魏、唐之房杜,皆王所素教焉。
今其曾孙旭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访求先世遗文,得敬义堂刻。
顾其集,犹王之旧谥“武烈”题其首,欲重梓之,从宣因僭为之叙,以著王之好儒尚文,辞章祇其馀事,且使天下后世之人知王之世家不独高于武功也。
至正十年庚寅九月吉日 中宪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 许从宣 谨叙 故都元帅赠平章谥武烈张公讳宏范字仲畴河内人蔡国武康公第九子也。
天分英特。
少从郝经学士,虽观书大略率意,吐辞往往踔厉奇伟,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
其诗类楚汉间烈士语。
余尝谓气,文章之主,诗笔特功名馀。
豪曹氏父子,气雄建安
刘越石悲愤之作,犹度越晋人远甚,斛律金《敕勒》、六朝文士无,唐刘幽求严武张建封辈,一联半句音节豪宕,自别是。
固难以常人捡押翰墨,径畦论也。
中原,文献荒芜,士少有,得辄自有馀。
武烈公作,未尝属稿,篇什随手散落,后亲友网罗遗失,得其仅有者,为诗词若干。
将传于后,属余序。
惟立功立言,自古难并勋业,盖世往往掩其他长。
矧公文章,赫赫照映,非出偏长以与文士角逐者,然英英在纸,略见其人决非营度出吻,笔下辄止者能学,亦非凌烟阁上进贤冠、大羽箭能尽存之穹壤。
要是:古今一奇。
庐陵邓光荐
胜国淮阳张献武王,初以中州著姓,臣事蒙古,为之奔走效力,逼海隅,遂灭其国,功业虽盛,君子弗取,独其诗集之仅存者。
尝取读之,据鞍撗槊,意气豪放。
由军中雅歌而下,少见其比况。
时,方驰逐金戈铁马间,自非有志于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奚暇及此,是则为可取焉者也。
诗集首题【淮阳张献武王】,人盖侈其爵谥云尔
乃今僭易之曰《张淮阳诗集》。
若唐之韦苏州以诗鸣、宋之秦淮海以乐府鸣之类是已。
乐府仍附于其后。
顾旧本,触首随落,且传之者复甚钞。
于是拾遗补阙,重加校正,命工翻刻,庶备元诗之一家。
张讳宏范字仲畴中州河内人,履历之详,具载《元史本传》云。
时正德辛未岁孟冬之吉公安县事宿人 周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秃剌元 ? — 13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9 【介绍】: 元宗室。
太祖次子察合台四世孙。
少以勇力闻。
成宗崩,武宗即位封越王
以不满所欲,有怨望意。
竟被杀。
韩性元 1266 — 13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6—1341 【介绍】: 绍兴人字明善
博综群籍,尤邃于理之学。
为文博达俊伟,自成一家。
居家教授,受业者甚众。
巷夫街叟,童稚厮役,咸称为韩先生
宪府尝举为教官,不赴。
卒谥庄节
字明善绍兴人
其先家安阳,宋魏忠献王琦,其八世祖也。
深于先儒理之说,四方学者,受业其门,户外屦无所容。
前代遗老王应麟俞浙戴表元辈皆折辈行与交。
同里与游最密者唐珏王易简吕同老,皆一时名士。
每值风日清美,或同挟策于云门禹穴,或共榜舟于邪溪镜湖,逍遥容与,弥日忘返,望之者疑其为世外人也。
延祐中宪府尝举为慈湖书院山长,受而不赴。
天历中赵世延以其名上闻。
后十年,门人李齐南台监察御史,力举其行义,而已卒矣,年七十六,赐谥庄节先生
所著有《礼记说》四卷、《诗音释》一卷、《书辨疑》一卷、《郡志》八卷。
文集有《五云漫稿》十二卷。
虞学士集曰:君为文优游不迫而陈义甚高,汪洋不穷而立论甚要。
黄侍讲溍曰:先生之文,博达隽伟而变化不测。
人第见其如奇葩珍木,不择地而发,鱼龙出没,隐显后先,以为可喜可愕,而莫知夫山之所以高,水之所以深也。
两公皆文章大家,而罄折先生如此,宜为一时人望所宗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性澄元 1265 — 13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5—1342 【介绍】: 僧。
会稽人字湛堂号越溪
俗姓孙
四岁能诵经,世祖至元中出家,习法华诸经。
英宗召至京师校正《无量寿佛》等经,赐号佛海大师
历居杭之三天竺,预知终期,端坐而卒。
有《金刚经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和《弥陀经句解》等。
释性澄湛堂号越溪
绍兴会稽孙氏子也。
父满母姜氏。
梦日轮从空而堕。
既觉日光犹照其榻遂生师。
四岁常戏拈笔为佛像。
授以佛经即能成诵若宿习焉。
元至元丙子石门律师祝发受具。
石门谓。
三世诸佛戒为根本乃教探律藏。
而通其遮性双单止持作犯之义。
乙酉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观。
云梦泽法师于南竺普福。
泽一见深加器重。
历居清班要职。
天台国清实台宗讲寺后易为禅。
乃不远数千里走京师
具奏寺之建置颠末旧制之由。
元世祖赐玺书复之。
已而欲东渡鸭绿游高丽天台遗书。
闻其国有事遂寝。
大德乙巳出住杭之东竺丁未吴越大旱师率众说法祷雨格应岁饥民死无以敛。
乃为掩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
至大戊申迁南竺之演福。
至治辛酉驿召入
问道于明仁殿。
被旨居清塔寺校正大藏。
驾幸文殊阁引见问劳。
赐无量寿佛等经各若干卷。
事竣辞归特赐金襕衣。
将行俄有旨即白莲寺建水陆大无遮会。
丞相东平忠献王请升座说法。
事闻宠赉尤渥。
赐号佛海大师
泰定甲子上天竺
九年至顺壬午六月朔忽挝鼓告众曰。
我三住名山逾三十年。
自行无益世缘有限。
虽愧不敏古德风烈犹或可攀。
竟拂衣归天竺之云外斋。
岁馀还越之佛果。
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七昼夜。
屡感瑞应。
一日月旦众以常仪问讯。
师遽揖曰。
老僧向非急于退步。
一十二年几在半途矣。
今日则有明日恐无。
光阴其可把玩乎。
烦点视衣钵用表无常。
众为念佛。
止曰。
佛须自念。
明晨却送别。
黎明众集遂端坐而逝。
阅世七十有八。
坐六十有四
龛留七日颜貌如生。
全身窆于清泰塔院。
所著有金刚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及仁王经如意轮咒科。
并行世。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性澄字湛堂号越溪会稽孙氏子也。
父满,母姜氏梦日轮从空而堕,既觉,日光犹照其榻,遂生
四岁常戏拈笔为佛像,授以佛经即能成诵。
元至元丙子,投石门律师祝发受具。
石门谓“三世诸佛,戒为根本”,乃命探律藏而通其遮、性、双、单、止持、作犯之义。
乙酉,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观,谒云梦泽于南竺普福。
泽一见深加器重,历居清要。
天台国清实台宗讲寺,后易为禅,乃不远数千里走京师,具奏寺之建置颠末,旧制之由。
元世祖赐玺书复之。
已而欲东渡鸭绿,游高丽,求天台遗书,闻其国有事,遂寝。
大德乙巳,出住杭之东竺。
丁未吴越大旱,率众说法祷雨,上格苍穹,甘霖立应。
岁饥,民死无以歛,乃为掩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
至大戊申,迁南竺之演福。
至治辛酉,驿召入,问道于明仁殿,被旨居清塔寺,校正大藏。
驾幸文殊阁,引见问劳,赐《无量寿佛》等经,各若干卷。
事竣辞归,特赐金襕衣。
将行,俄有旨,即白莲寺建水陆大无遮会。
丞相东平忠献王,请升座说法,事闻,龙赉尤渥,赐号“佛海大师”。
泰定甲子,住上天竺,劬苦九载,不倦津梁。
至顺壬午六月朔,忽挝鼓告众曰:“我三住名山,逾三十年,自行无益,世缘有限,虽愧不敏,古德风烈,犹或可攀。
”竟拂衣归天竺之云外斋岁馀,还越之佛果,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七书夜,屡感瑞应。
一日诘旦,众以常仪问讯,遽揖曰:“老僧向非急于退步,一十二年几在半途矣,今日则有,明日恐无,光阴其可把玩乎?
烦点视衣钵,用表无常。
”众为念佛,止曰:“佛须自念。
明晨却送别,黎明众集,遂端坐而逝。
阅世七十有八,坐六十有四
龛留七日,颜貌如生,全身窆于清泰塔院。
所著有《金刚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及《仁王经、如意轮咒科》,并行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